县  委 县人大 县政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邮箱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浏览字号选择:
兴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2012-05-27 03:49:09 来源:政府办 作者:政府办 点击

——2012年2月22日在兴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阳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县经济社会蓄势突破的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能源示范县、农业特色县、文化旅游名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苦干求奋进,以实干谋跨越,以巧干促提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根据统计部门统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7亿元,同比增长20.5%;财政收入9.3亿元,增长30.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2亿元,增长3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4元,增长12.02%,;农民人均纯收入7792元,增长18.9%。以上指标均排名全区或全市的前矛。

一、坚持调整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发展实力稳步增强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十一五”末的23.48:51.42:25.1调整为21.85:56.03:22.12。

——工业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更为优化。2011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完成151.58亿元,同比增长60.9%。全县55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0.98亿元,同比增长87%。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三大新能源产业建设,全国光伏产业虽遇严冬,但我县光伏产业得到积极调整,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全县光伏上、中、下游入园企业去年达到18家,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年产值4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状元产业。总投资10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推进,一期工程已于去年8月启动。同时,我们还争取到自治区发改委确定兴安作为桂林市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县之一。传统产业不断升级。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年产值13亿元。大锰、松平、伟业等企业技改项目顺利推进,年产值达4亿元。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加快。实行园区功能分区,有力推进园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入园企业61家,项目总投资226.7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7%。界首工业园区实现产值8.54亿元,同比增长33%;溶江工业园区实现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30%。企业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桂林大锰、凯创光伏、宏达冶炼3家企业列为桂林市“两化融合”⑴应用企业;尚科光伏列入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项目;凯创光伏列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挤进国际光伏高端市场。工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年共实施工业招商引资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154.7亿元,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

——农业基础地位更为牢固。全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37.2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6.58%。特色农业效益显著。柑桔、葡萄两大特色产业被列为广西十大农业科技重点产业,我县成为农业科技产业重点示范县。全县葡萄种植12.5万亩,柑桔种植10.5万亩,食用菌种植600万平方米,甜玉米种植10.5万亩,竹业总产值达6亿元,肉猪出栏50万头,参皇鸡年出笼120万羽,特色农业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万元农业”示范工程初见成效。全年打造出“万元片区”⑵7个、“万元村屯”⑶15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示范农户”210户。并利用“秋闲葡萄园”、“秋闲田”种植秋马铃薯、甜玉米、云耳等,开辟了多条农民增产增收渠道。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累计达到88家,其中区市级示范性合作社3家。种植无公害水果1.4万亩,新增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点10个、生态养殖示范点4个。在桂果食品、宏旺菌业等公司的带动下,以“公司+农户+基地”的种养循环经济产业链得到拉长。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新申请农产品注册商标6个,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农业发展要素逐步优化。完成了对溶江、严关、高尚三个乡(镇)1万亩土地整理。林改主体工作已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79期,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8.5万人次。我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信用镇、信用村创建成效明显,农民创业融资得到有力保障。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座,渠道硬化1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小水电及水利设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2.1万人。惠农工程有序开展。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2万台、农机具6972台,销售额达1.1亿多元,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5%,居全市前列。

——旅游三产经济更为活跃。全年接待游客4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7%和26.8%。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兴安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兴安县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旅游发展思路和布局更加明晰。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桂林米粉节和第三届葡萄节,“桂林米粉节”被新华网评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两大节庆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亿元。顺利启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忘忧谷、漓源瀑布、兴怡山庄成功申报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受旅游业的拉动,全县三产进一步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11亿元,同比增长18.8%。

二、坚持协调发展,加大基础投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我们致力于抓项目投入,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兴安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加大项目投入,经济基础和发展平台更加夯实。全县统筹推进的3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1亿元。实施区级大兑现项目15个,总投资59亿元,被评为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去年,进一步加大全县的土地储备工作,全县土地储备超过8000亩,为下一步城市经济社会大发展、项目大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型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1.1亿元。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三大水库)建设全面启动,进一步完善了水库移民的搬迁安置方案,移民安置工作正快速推进;兴桂高速公路(兴安段)路基已建成,正在建设配套设施;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兴安段)路基基本建成,铺道碴、架电已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38亿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县城给水系统改扩建等12个市政基础项目进展迅速。工业类项目完成投资8.56亿元。尚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铸锭切片(一期)、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二期)、扬翔饲料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中石油桂林油库仓储、大自然壁高高新装饰材料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开发类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世纪冰川景区二期和灵渠(北渠)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面启动,乐满地高尔夫球场D场建设完工。

——科学规划县城,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投入7000多万元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81平方公里,人口10.69万人。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对城南新区、工业园区规划调整修编,启动了城北新区的规划。迎宾路、志玲路、兴桂中路立面改造基本完成。日月湖、慧泽华府等一批现代城市楼盘的开发,增添了城市现代元素。县城绿化覆盖总面积达354.3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2.6%,公共绿地面积102.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9.17平方米,路灯亮化率100%。投入240多万元,增加县城清运、保洁的力量,加大城管交通执法力度,有力地维护了城市秩序。

——深入改造乡镇,村屯形象和文明程度大为改观。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全部乡镇的规划编制,并完成了《兴安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下一步争取项目,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小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筹资1270多万元,为全县农户办理农房政策性保险,并实施危房改造工程,让3600多位农民告别了破房旧房。投入5600多万元,实施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等一系列的村庄整治工程,完成了143个村屯168公里的道路硬化,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00户,完成105个自然村1580盏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百村千屯”太阳能公共照明亮化工程得到区、市领导的肯定。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个、农家书屋12个,积极开展电影下乡活动,丰富了乡村生活、陶冶了百姓情操。

三、坚持科学创新,改革财金体制,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综合预算制度稳步推进。紧紧盯住重点税源,全力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去年财政增长2.16亿元,实现连续两年财税大幅增长,两年时间财政收入接近翻了一番。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壮大了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尚科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的实力,改善了经济素质,提高了财政增长的质量。严格财政预算制度,按照“严管开支不浪费,整合资金抓产业,加大投入办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运行的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79.29亿元,同比增长15.23%,贷款余额达到51.18亿元,同比增长19.42%。

四、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关注民生,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投入5.35亿元,以12项民生工程为载体,着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完成就业再就业7319人,培训农民工及失业人员4839人次。投入2.1亿元,保障城乡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成为全区首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⑷,投入741.6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44万人次。新建廉租房504套、公共租赁住房277套、限价商品住房55套,努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完善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⑸,维护并确保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社会事业百花齐放。科技创新再续辉煌,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5906万元大力改善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7%,职教攻坚工程顺利通过区、市评估验收,全年教育投入了1670万元,教育投入在全市排名第三。县医改工作得到国务院医改办领导的高度评价,医改“兴安经验”在全区推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完善,卫生执法监督实现了全面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4‰,“诚信计生”⑹工作得到自治区、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的高度评价,荣获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新建和改扩建贫困村道路30条40.9公里,解决1.2万人行路难的问题,自治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⑺成功落户兴安。拥军优属工作成效明显,第七次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积极开展“城乡欢歌,共建和谐擂台赛”、水上游船民乐演奏等群众文化活动,《共建和谐美丽新溶江》、《兴安是个好地方》等优秀文艺作品参加桂林市第32届漓江之声汇演大获成功。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荣获全区先进县。民族、宗教、气象、地震、史志、档案、机关事务、编制等工作迈出新步伐,工青妇工作、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建立健全群众信访工作机制,畅通领导接访、“县长信箱”等群众诉求渠道,扎实开展积案化解工作,全县排查调处各类纠纷矛盾282件,调结201件,调结率72%。群众来信件次、来访人次分别下降30%和21.5%。积极稳妥地推进库区移民工作,插花移民建房和移民村屯道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兴安县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开展“五个民政建设年”⑻活动,被评为自治区“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先进县,荣立全区民政系统集体二等功。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安定。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92%。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工作稳步推进,兴安镇、湘漓镇和红卫村、莲塘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生态村荣誉称号,全县34个行政村通过桂林市生态村验收。同时,加大对建材、铁合金、化工等企业防污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消除环境隐患,万元GDP能耗下降9.8%以上,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和10%,县城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

五、坚持抓好服务,不断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和依法行政作为日常工作的四项基本要求,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政府。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乡镇便民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兴安镇、湘漓镇等6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溶江镇莲塘村委政务服务站建成运行。始终坚持以法为度,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大力支持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以实为先,建设效能政府。完善政府常务会、政府班子联席会、专题会议事制度,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⑼,全年集中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53009件,办结率99.92%。始终坚持以廉为鉴,建设廉洁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着力推进廉政建设,政府的廉洁形象得到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刚刚走过的2011换届之年,我们始终坚定“敢干”的信念,敢于创新、敢于担责、敢于作为,干出了开拓创新的发展劲头;我们始终锤炼“会干”的本领,通过“5+2”、“白+黑”的苦干,脚踏实地的实干和因事制宜的巧干,干出了科学高效的发展水平;我们始终营造“同干”的氛围,全县上下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干出了和衷共济的发展局面;我们始终强化“快干”的机制,一线工作、专班运作、目标倒排,干出了好中求快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全县各条战线同志们同心同德、共识共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兴安发展与进步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兴安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反思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县的根本问题。县域经济总量小、基础弱,有效支撑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尚未成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待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用地、用电、用工等发展瓶颈仍未彻底缓解,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后劲不强。和谐兴安建设仍然是迫切的现实问题。城乡管理、环境整治任务十分艰巨,公共服务水平层次仍然较低,人民群众生活尚有诸多不便,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仍较薄弱。财政负担压力大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财政收入总量小,财政支出压力大,刚性支出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财力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各方面都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特别是重点项目更需财政扶持,而支持发展的资金又相对短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正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2年全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围绕市委提出的“五大工程”⑽建设,以突出抓好千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和“三大水库”两个“天字号”工程为龙头,以“四大建设”为抓手,以“三化”和旅游为切入点,强力推进“新能源示范县、农业特色县、文化旅游名县、和谐文明县”建设,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努力打造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一面旗帜。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根据上述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11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拉动,促进建设实力新增强

以项目为抓手,上争外引,强化项目的大梁支撑地位,引进一批发展力强、可持续性长的“大、好、尖”项目。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全面加快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川江水库主体工程,小溶江水库完成大坝工程量70%以上,斧子口水库实现大江截流。完成川江水库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和小溶江水库大部分移民的搬迁安置,启动斧子口水库移民的搬迁安置和企业的搬迁工作。配合完成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兴安段)和兴桂高速公路(兴安段)建设。全面完成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分公司桂林油库、科技文化中心、塘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并运行。加速推进中央储备粮库建设项目、大自然壁高高新装饰材料、农作物转基因工程及野外观测站、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滨江道、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环保节能年处理4万吨竹废料炭化项目、“三大水库”库周公路、兴安县城大绕城路、县城至湘漓至界首二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兴安北站连接线、园区铁路桥、城南新区主干道和铁路桥、兴安规划馆、兴安博物馆、兴安体育活动中心、县城森林广场建设及城南污水处理厂的前期规划和建设。

注重规划催生项目。高标准编制《兴安县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兴安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把项目作为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突出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包装和储备一批对兴安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做好华江乡政府至高寨旅游公路、溶江盐铺大桥、上桂峡水库扩容改造等项目的规划和立项工作。把项目储备做大、做精、做对口,使项目更加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更多挤进区、市规划项目中。

完善机制助推项目。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力度。坚决查处干扰破坏重点项目建设的人和事,营造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的良好环境。优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科学调度政府专项资金,引导撬动民间投资,切实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功能档次。

做好招商引进项目。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施落户、入驻项目后评估制度,重点围绕千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今年力争引进10家以上太阳能光伏项目和企业。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争取引进高投入、高技术、高税收等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二、坚持扩量强基,推进工业发展新进程

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围绕打造“新能源示范县”的目标,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5亿元,新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

培育新兴主导产业。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家关于打造“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⑾的政策导向,重点培育以尚科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扶持,加强银企合作,解决资金难题。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全力支持光伏企业发展、壮大,力争新上铸锭炉300台、切片机100台、电池片生产线20条以上,为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做大做强风力发电项目,启动并争取完成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抓住机遇培育生态、环保、高科技的新能源产业群,力争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的突破。

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以“两化融合”为主线,重点建设环保节能监测等平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园区经济,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快发展和扶持160户微型企业⑿,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配套协作关系,实现工业新跨越。积极推进建材材料加工产业和铝合金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和扶持企业改进技术装备,研发新型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强化企业创牌意识,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积极培育海螺水泥、健评环保、桂果、溶江三花酒业等“龙头企业”,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龙头集聚,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鼓励组建控股集团,增强行业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凯创光伏、大自然等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为主体,引进和建立一批技术领先的研发机构,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高尖端产品。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打造兴安县工业园区“一体两翼”⒀目标,抓住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努力向城西、城北、城东低丘缓坡要空间、向园区改造提升要空间、向区域调整要空间、向项目包装要空间。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对溶江、界首等乡镇功能区块的扩容提质,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落得下地。

三、坚持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农业新提升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抓质量、创品牌、促产业。大力实施“12510万元增收”⒁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特色化,生产精细化,经营规模化。

推进特色农业向精细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提升食用菌、甜玉米、秋马铃薯、云耳和生猪、肉牛、参皇鸡等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分布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的“一线两带三区”产业群⒂。以葡萄、柑桔产业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力度,引进优良品种,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提高产出效益,全力打造和推介葡萄、柑桔品牌,深入开发“兴安葡萄”、“兴田冰糖橙”系列名优产品,丰富品牌内涵。同时,鼓励和扶持企业、合作社、个人外出开设专营窗口,不断提高兴安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力争葡萄、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和12万亩,优质率均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生态农业系统。

推进经营模式向产业化转变。强化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大对规模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参皇鸡、生态鹅等产业实现大规模养殖。引导农民流转集中土地,推动工商业主和创业型农民进行规模经营、现代管理,努力发展“庄园经济”、“万元田”、“万元片区”、“5万元村屯”、“10万元致富示范户”和“2万元乡镇”,打造一批致富能手和小康村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国家重点抗旱服务县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泵站技改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改善农机作业环境,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及县城防洪、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继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坚持重点突破,激发现代服务业新活力

抓住桂林市创建“两大改革区”⒃的机遇,实施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13亿元。

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在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栏目上宣传兴安。积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进一步完善兴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牌和档次。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着力提高灵渠、猫儿山、乐满地三大重点景区内涵,年内完成界首红色旅游、漓江源生态度假养生、湘江源寻古探源、灵渠文化遗产旅游等项目的规划,着力打造葡萄庄园休闲游、湘桂商道徒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完成华江生态旅游项目的立项、报批及征地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1个高档次葡萄庄园和六洞茶庄园、5家星级农家乐。加快推进兴安至阳朔、溶江盐铺至龙胜江底2条通景公路建设,创新办好节庆活动,把米粉、葡萄节办出新意和特色。同时,推动卫生保健、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性行业发展。

以物流业为先导,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整合物流资源,加快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形成多层次、深内涵的城乡一体物流网络。启动城北物流园和城北农产品销售中心的建设,完成湘漓供销社农资仓储项目建设,促使物流业与主导产业实现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贯彻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

五、坚持基础建设,促进城乡面貌新改观

今年要通过财政重点引导和社会资金的筹措,坚持县城、乡镇和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以城乡共建共享为导向,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城镇重点在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品质;县城按区域逐步改造提升,三年内完成旧城提升改造;农村重点在于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健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一)提高建管水平,打造靓丽城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和《兴安县县城体系规划》,大力推进县城“产业北拓、城市南进、沿江开发”,重点实施“打造城南新区、建设外环线路、改造县城入口、提升老城空间”四项工程。继续推进慧泽华府、日月湖、灵渠宾馆改造等小区建设,做好县城污水管网的改扩建工程、管道燃气改造工程、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建设,推进县二招、汽车站及县城片区配套设施整体改造项目的实施。启动城南、城北两大新区和县城外环路网体系、汽车城工程以及公安局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检察院技侦楼、司法局业务用房、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

提高城市建设档次。以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兴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城市绿化精品工程,科学编制县城及周边山体绿化专项规划,加快县城山林绿地改造,提高城市绿化、美化程度。扎实推进市容整治,推进兴桂中路文明示范街的创建,加强对县城三台路、中心广场、秦皇路等主要街道的流动商贩、乱摆乱放的严格管理,不断加大对违章建筑、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力度。

(二)加大改造力度,建设新型村镇

按照《兴安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要求,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完成100个村的编制规划及改造。加快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突出抓好溶江、界首、华江、高尚四个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工作,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打造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加大创新力度,完善“联村改造”等模式,努力实现村庄美化、布局优化、保障耕地的目标。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核心,科学编制镇村布点规划,采用异地迁建、局部拓展、改造建设等形式,不断增强中心镇、中心村的集聚辐射功能。启动新一轮城乡风貌改造,按照“点线面结合、山水房结合、江路景结合”的要求,重点推进沿江、沿景、沿路村庄的综合整治和整体改造。以建设全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为契机,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网络建设,推广沼气建设,着力优化美化农村环境。

六、坚持增强财力,提高财政金融保障力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切实把经济增长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财政激励政策,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着力培植海螺水泥、太阳能光伏企业等支柱财源和后续财源,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快县乡财政、行政性收费、非税收入等体制的改革步伐。以推进自治区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以项目定预算,加强投资评审和项目审计,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预算外、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杜绝滞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进一步加强银政沟通、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信用村、信用镇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积极创建全区信用县,盘活不良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争取更多金融政策支持。

七、突出文化建设,实现竞争实力新提升

兴安的城市核心价值在于文化,兴安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在文化上。我们要加强对灵渠的保护,全面启动灵渠37公里的保护性开发工作,做大做强灵渠的规模和品牌,加快推进灵渠申遗工作,提升县城历史文化内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科技文化中心、红军突破湘江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全民健身中心、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建设。完善文化设施网络,积极推进社区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的建设。建成10-1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0个农家书屋。巩固和拓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农村电影工程,继续办好“城乡欢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文艺创作,打造艺术精品。加强对兴安马仔调、贺郎歌、瑶族双面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华江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分级保护制度。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扩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覆盖范围,提高公共媒体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制步伐,探索文化馆、文工团“馆团合一”的运作模式。

八、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强化社保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减少贫困人口3000人以上,确保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⒄。做好区定1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的规划,力争把漠川乡2000亩葡萄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的样板工程,并将产业化扶贫项目延伸到白石全乡范围。加强农民工、城镇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与创业服务。继续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实现全民参保。继续推进“五费合征”⒅,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工作,切实增强低收入农户自主增收能力。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文明。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第三小学的建设,加快改扩建柘园小学和桂兴村小学,扎实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扶持民办教育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全区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扩建界首骨伤医院,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条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计生源头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全县光纤、数字化建设,深入开展省级农村信息化和知识产权试点县建设,完善城乡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三农”服务提供科技支持。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完善涉军群体等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做好各种纠纷预案。统筹推进工会、妇女儿童、史志、档案、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

深化平安兴安创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全力做好各项维稳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开展6次以上专项行动,坚决打击传销、聚赌、吸毒贩毒、非法集资、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重视传染性疾病防治和农业“三防”⒆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诚信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九、坚持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在每年政府工作中,把惠民、利民、便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筹措资金5亿元以上,办好以下10项惠民工程。

1.社保惠民工程。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为全县3300多城镇低保对象、1.7万多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继续做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 300名残疾人建立托养机构和居家托养服务。

2.卫生惠民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每人230元提高到每人290元,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由每人200元提高到每人240元。深入实施艾滋病攻坚工程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完成全县50%乡镇卫生院医技周转房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室修建。

3.教育惠民工程。实施校舍安全、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教育惠民工程。

4.强基惠民工程。继续实施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逐步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库区移民新村及进村屯道路建设,继续推进插花安置移民的旧房改造工程。新建40个普惠制新村,实施140个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工程。

5.安居惠民工程。以解决全县乡镇小学教师、改制企业职工住房难为重点,加快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三大水库移民住房等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抓好农村居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作。

6.土地整治惠民工程。按照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完成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示范等工程项目任务。

7.农补惠民工程。继续加大对葡萄、柑桔、食用菌、马铃薯、参皇鸡、生猪等规模农业的扶持力度,做好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性补助工作。

8.文化计生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村级人口计生健康服务室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等项目。

9.政务服务惠民工程。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新建界首、华江等4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

10.生态惠民工程。继续实施“绿满八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继续推进沼气池建设,实施60个村(屯)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百村千屯”太阳能亮化工程,完成100个村屯的太阳能路灯的安装。

十、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城市污染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进一步提升发展规划。在城西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以“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集聚区为依托,积极承接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物流、商贸等产业。二是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审批制度、环保前置和环保“三同时”制度⒇,依法加强污染源的监管,做到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保设施运行率达到100%。三是增强生态发展意识。开展文明生态镇(村)、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注重人居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宜居质量,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四是依法科学保护漓江。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加强漓江源头自然山水生态修复、饮用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建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抓好桂林市漓江防洪补水枢纽工程的生态保护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猫儿山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切实做好漓江后花园的保护工作。

十一、坚持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执政能力新提升

政府的执行力就是政府的生命力,政府的效率就是政府的竞争力。今年我们将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振兴。

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加快管理创新。正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部门听证、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决策前评估和决策后评价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施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主动听取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县长信箱”、“百姓论坛”、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加强诚信建设,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更加注重提高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监督,促进政府效能提升。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开拓进取的动力。更加注重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行政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抓好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坚持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深化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塑造廉洁奉公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鼓足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克难奋进的锐气,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为兴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两化融合:指桂林市被列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2.万元片区:在某一范围(村委)每亩产值大于或等于一万元的区域。

3.万元村屯: 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元的自然村屯。

4.“两免一补”政策: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5.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司法援助为基本内容。

6.诚信计生:指把政府和育龄群众在人口计生中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诚信承诺的形式约定下来,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双向承诺、充分自愿、依法自治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模式,即“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十二字方针。

7.“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指自治区扶贫办实施的建成十片以上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扶持一百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一千个以上贫困村的产业化项目。

8. 五个民政建设年:指广西民政厅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推动民政工作全面科学发展的举措,即民政基础建设年、民政项目建设年、民政信息建设年、民政法制建设年、民政规范管理年。

9.两集中,两到位:指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10.五大工程:指桂林市委提出实施的项目建设工程、改革创新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民生建设工程、文化建设工程。

11.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2微型企业:广西扶持的微型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含投资者)20人以下、出资数额或注册资本10万元及以下、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13.一体两翼:指县工业园区建设以县城城西工业园为主体,溶江、界首两镇的工业园区为左右两翼。

14.“12510万元增收”工程:指我县到2014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的乡镇1个;到2015年人均收纯收入5万元的村屯30个;到2015年年收入10万元的农户5000户。

15.一线两带三区产业群:指县农业种植以桂黄公路为主线,形成葡萄、柑桔两个种植带和甜玉米、食用菌、秋马铃薯三大农产品种植区。

16.两大改革区:指桂林市建设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

17.两不愁,三保障:指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18.五费合征:“五费”是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五费;“合征”是指五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基数统一按企业单位当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确定。

19.农业三防:指山林防火、水利防汛、畜禽防疫。

20.环保“三同时”制度:指防止污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浏览字号选择: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政府邮箱 | 网站建议 | 使用帮助
主办:兴安县人民政府  |  承办:兴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兴安县三台路51号 | 邮编:541399 | 联系电话:0773-6221608 | 邮箱:xazfb@163.com
桂公网安备 45032502000107号 | 桂ICP备13000772号 | 网站标识码:4503250052
   www.0527cg.com | 旅游紧急救援电话:0773-6222131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