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信息公开 > 农林工作 > | 【浏览字号选择:大 中 小】 | ![]() |
||||
|
||||||
![]() |
||||||
据兴安植保站3月9日和4月11-13日在界首、兴安、崔家、湘漓等乡镇对三化螟、二化螟越冬代虫量及幼虫(蛹)的发育进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二化螟: 3月9日冬后调查最高虫口密度:17360头/亩,比去年减少6.9%,各类型田加权平均虫口密度3435头/亩比去年减少7.2%,短时冰冻对二化螟幼虫死亡无影响。调查没发现三化螟幼虫。 4月11-13日发育进度调查,各龄幼虫和蛹的比例分别为:四龄10.6%,五龄幼虫28.5%,预蛹23.8%,蛹25.9%,蛹壳11.2%。不同地点的1号灯12号始见,比去年早1天,2号灯未见,自动性诱捕器10号始见。由于兴安县耕作复杂,二化螟食性复杂,发生历期长,今年2-4月偏暖,结合近期的气候情况和历年的发生特点分析,今年二化螟发生期与去年同期相当,预计第一代二化螟成虫羽化盛期为4月15日—5月5日,蚁螟盛孵期为4月24日—5月14日,高峰期为4月29日—5月9日,第一代二化螟发生级别2(4),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为害程度比去年略轻,发生面积为15.5万亩。 三化螟:越冬幼虫及越冬幼虫发育进度调查中均未发现三化螟,三化螟无发生。 防治意见: 二化螟: 由于二化螟的发生期较长,食性复杂,各地的种植进度不一,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各农户在移栽秧苗前要施好送嫁药,大田可在蚁螟孵化盛期或初见枯梢时用药防治。 1、农业防治:今年的二化螟发生基数较大,目前正值二化螟预蛹、化蛹期,可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犁耙田进度,做好稻田的灌水、耙沤等工作,把螟虫消灭在成虫羽化前,降低发生基数。 2、物理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适期为螟蚁盛孵高峰期4月29日—5月9日或初见枯梢期。使用药剂:亩用10%稻腾(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10~20毫升或40%三唑磷100毫升或2-3.5%阿维菌素100毫升或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0克或34%噻虫·茚虫威2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 |
||||||
|
网站地图 | 政府邮箱 | 网站建议 | 使用帮助 |
|